还是没能阻止二次疫情的爆发。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在境内发现了一种传染性更强的新冠病毒新变种,病毒变异后的传播能力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约高出40%-70%。
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罗马尼亚、荷兰等宣布即日起禁止英国航班入境,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宣布与英国断航。但南非、新加坡、比利时……接连发现被变异病毒感染的病例。
率先复苏的经济,给中国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争取到了一个难得的缓冲器。因此,政府得以调整国家发展的方向,放出以内循环为主的大招。
对个人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个自我审视的机会。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个人、家庭财富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国用最快的速度诞生了最庞大的中产阶层。
疫情是一场大考。而全球经济的突然下滑,也对国人财富观的成熟度提出了新的挑战。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一句诗在2020年很是流行: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一切。
为应对疫情,各国竭其所能,各自为战,凯恩斯主义、供给学派、货币主义等等,悉数登场。实力丰沛雄厚的发达国家印钞机疯狂轰鸣,美国在2020年一年就印了全部美元的五分之一。
欧盟达成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赤字急剧飙升;
日本出台了两轮财政刺激政策,总规模为117万亿日元,约占GDP总额的40%……
全球债务本来就站在悬崖边上,疯狂印钞,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美国政府债务已超过2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欧洲债务再次飙升,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将分别为155.5%、200.8%和113.4%。
这不是结束,而是起步。未来经济可能出现的大部分问题,追本溯源都能归结到这一轮以美国为主导的大放水。
回顾整个2020年,从黑天鹅爆发到拯救经济,我们不仅面临技术性问题,还要面临一个哲学问题。
让我们重新回顾一下关键时间线月,新冠疫情在欧美国家蔓延,金融市场开始恐慌,股市、商品等全线大跌。
美联储第一时间伸出了援手,先是祭出了应对经济衰退的“常规”货币政策:零利率,零准备金率,重拾量化宽松,而且取消了“上限”等等。
只不过这些应对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都没能阻挡市场的暴跌,美股10天内4次熔断,这种场景连巴菲特都是“活久见”。
万不得已,美联储启动“薪资保护计划”(PPP)贷款支持的定期融资机制、购买企业在商业票据市场发行的短期债务、启动了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流动性工具。
在为企业融资提供流动性保障等“危机管理”政策后,全球市场终于迅速止跌,连续三天暴涨,一举扭转趋势,开始大反攻,美股又进入技术性牛市。
常规的货币政策传导,都是先从央行出发,派生出货币,然后通过商业银行或者别的金融机构,派生出信用,最后再流通给个人或企业。这类基于传统经济学理论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为了应对经济衰退,政策传导过程太长,个体和企业很容易倒在黎明到来之前。
毕竟,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企业和个人的信用风险急剧飙升,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此时的理性决策一定都是,不把资金贷给企业或个人。因此我们常常会听见一个词叫:资金空转。
企业和个人面对危机,到底救还是不救,会不会有很严重的后遗症,会不会造成不公,一直存在着争论。
1929年美国大萧条,凯恩斯主义横空出世,留下一条影响深远的哲学:长期我们都会死去,但是必须确保短期活着。也即是,在面临长期和短期抉择的时候,主流观点一定是拯救短期。
这场疫情带来的挑战同样如此,短期更为迫切。面对“大停摆”,什么中央银行法条款限制,什么债务上限压顶,什么货币政策极限等等,什么后遗症和公不公平等等问题,统统靠边站。
IMF在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0年全球经济将萎缩4.4%,其中,美国经济将萎缩4.3%,欧元区经济将萎缩8.3%,日本经济将萎缩5.3%,印度经济将萎缩10.3%。
国际劳工组织报告说,2020年二季度,全球因疫情减少约1.9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发达国家失业率全线大幅飙升,疫情重灾区——美国更加是一骑绝尘。
在疫情冲击和政策支持之下,公募基金从年头“红”到年尾,助推基金行业冲上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截至12月16日,年内成立新基金1355只,合计募集规模达到3.04万亿元,这是基金业史上首次出现单年度新基金成立规模超过3万亿。
这数字是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2017-2019年这3年之和,也远超过2015年的1.66万亿元新高。
据权威预测,2021年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将反弹至4%-5%,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经济都将创多年新高。
相应的,就业也会增加,薪资会增长,生活也会改善,人生的不顺利也都会过去。
但就像视频中说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懂得,懂得积累、选择、奋斗、陪伴。顺境之中,努力奋斗,积极拼事业,并注意积累;逆境之中,努力学习,必要时做出果断选择。
只要心态不崩溃,就像视频里的主人公一样,重头再来没什么了不起。只有经历磨难,方知人生的财富是什么。
过去二十年,中国人的家庭负债率从10%一路攀升到55%,直追德国、日本,而与此同时储蓄率却从超过50%下滑到40%。在面对不确定的风险之时,我们真的有能力对抗未知的风险吗?
在金融大发展浪潮的助推下,各种金融创新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而相应的,各种包装华丽的陷阱也应运而生——P2P、贵金属……
无数的暴雷事件残酷地证明了,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绝大多数人无法从容地面对未知。不要去赌自己一无所知的东西,更不要拿自己的所有去博一个不可知的未来。
一只脚踏上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意味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短缺”的历史记忆中走出,认真考虑怎么处理刚刚变得丰满的钱包,意味着大量的“小白”要转型成为自己及家庭未来的规划师。
财富管理和规划同样是一件高度专业复杂的工作,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在勤奋工作,赚取薪水的同时,又能无师自通高效地打理自己的存款,应对市场波动。
专业是做出选择的基础,而服务的温度决定选择的持久度。需要它在专业解决你问题的同时,还能用心倾听你,了解你的顾虑,用你听得懂的语言......
如果跟踪一下行业动态,就会发现一种情况,那就是招行一直在用最朴素的语言跟客户交流。作为银行业的“零售之王”,招行一诞生就注定了它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要为客户服务,要顺应时势,因客户而变。从使用最舒服的信用卡到第一个用户数破亿的移动App,从最方便的金融工具到最合身的打理财产的产品,招行最注重的就是陪伴与交流。
就如我们前文《可贵人生》中所讲述的暖心故事,就一个核心——“懂得”。视频通过真实镜头感,用感性的认知去触达客户。只有真正懂得客户,才会唤起强烈的共鸣,才会给普通民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有很多的研究,不管是AISAS(注意、兴趣、欲望、记忆、行动)还是AIPL(认知、兴趣、购买、忠诚)理论都有涉及到“感性认知”这一点。当然作为社会科学一个重要领域,还有人比较了走感性路线与理性路线的传播活动最终所创造的利润增长差异。
陪伴用户一起成长,也是招商银行App累计用户1.29亿(数据来源:招行2020年中报),月活用户(MAU)超过5600万, 能够跟互联网头部App同台竞争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懂得危机到来时第一要务就是活下去,从国家到个人都采取了“自救行动”,无不奋勇。
黑天鹅终究会过去,经历磨难后自然对于人生的感悟更加通透:年景好的时候,运气顺的时候,不要只想着跳跃式前进,还要懂得做积累、懂得如何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