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6日7时30分前后,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以强台风级登陆上海浦东临港新城沿海,成为1949年以来登陆上海的最强台风。
■ 上海有多个区的市民向记者反映,当天上午突遭停电,下午则陆续开始恢复。住在20楼的王女士被晃得“脑壳疼”。还有乘客詹女士在山东到上海的高铁中途,被台风“截”停在了南京,只能临时下车抢订酒店,过一夜再回上海。
■ 强台风正面袭击上海,大家普遍关心高楼大厦能不能扛住巨大的风力。其中,屹立在陆家嘴的“三件套”——上海中心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金茂大厦尤为受到关注。
■ 据澎湃新闻,安装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125层的千吨“慧眼”阻尼器又开始晃动,摆动明显,继续守护大楼抵抗强风。
■ 上海理工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田伟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上海中心大厦利用其独特的螺旋外形设计,配合阻尼器的应用,能够降低风阻,扛住大风。
住在上海普陀的袁女士说,自己不存在收到提前通知,早上9点醒来发现没电了,还以为只是跳闸,看到业主群里说停电了才知道,直到下午6点多才来电。
袁女士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都是点外卖,所以没有囤菜,就备了些小零食以及泡面,中午吃的是小零食。到了下午2点,她发现可以点外卖了,便下了单,但直到5点半才送达。
位于松江的吴女士经历了6个多小时的停电。感到闷热的她不敢开窗,开启了小风扇。下午4点,她出门去隔壁没停电的商场避暑——台风过境后,商场下午便恢复营业了。
还有多位上海市民和记者说,感受到建筑晃动。住在浦东的王女士表示,她住在20楼,上午持续两个小时感受了楼梯的晃动,“挺恐怖的,晃得脑壳疼”。
地面交通也受一定的影响。上海地铁多条线日全线停运。铁路方面,据中国铁路上海局消息,铁路部门于9月15日至16日对部分旅客列车采取临时停运措施。
詹女士假期第一天和丈夫赴山东参加婚礼后,按计划16日乘高铁回到上海的家——这一路正是逆着台风登陆后的路径。她对于台风没做好准备,列车顺利发出,但在下午5点多行至南京南站时,被告知列车停运了。“开始还以为是在车上等,后来告诉我们不开了,给我们退了钱。”詹女士说,遭遇停运的人很多,附近酒店都满房,她在一家酒店刚好放出一间时抢到了。她买了17日最早的无座高铁票回去。
“贝碧嘉”登陆强度为14级,风速42米/秒。17日,“陆家嘴三件套”扛过了“贝碧嘉”。
上海理工大学物理系副教授田伟表示,上海中心大厦的抗风能力很强大,能够抵御极端天气条件下的强风。实践证明,上海中心大厦完全能抵御高达14级的强台风。
作为一座高达632米的摩天大楼,其上层部分需要承受每秒数十米的大风袭击。田伟介绍,为了确认和保证大厦在强风中的稳定性,大楼采用了先进的结构体系和材料,以抵抗风力的影响。从外形来说,上海中心大厦是螺旋上升形态,外围有一条凹槽,就像是在胡萝卜上画了一条从顶部到根部的腰际线。
据媒体报道,通过运用高科技的风洞实验测算,上海中心大厦的柔和轮廓和扭转120度的外形减少了风对建筑造成的摇摆,这样的设计比同样体量矩形建筑的风阻减少了24%。
上海中心大厦还配备了先进的抗风装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大厦125层的千吨级阻尼器。田伟介绍,这个阻尼器是世界上最大的阻尼器之一。当强风来袭时,阻尼器会晃动,产生与建筑物振动方向相反的力量,从而吸收和消耗风力产生的能量,保护大厦免受损害。
“阻尼器的运作原理就像身处‘网红桥’(吊桥)上的人,大家一块在桥上摇啊摇,桥要是往左摆,人就往右摆,来取得平衡。”田伟解释,根据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方上海建工提供的数据,这种阻尼器能够更好的降低风致峰值加速度,降低的幅度超过43%,大幅度的提升大厦内人员的舒适度。
上海中心大厦阻尼器单边摆幅的极限是1米。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上海期间,“上海慧眼”的摆幅接近80厘米。
同样位于浦东陆家嘴的环球金融中心也安装了阻尼器,金茂大厦则没有。田伟表示,金茂大厦是“三件套”里最矮的,基座条件也好一些,主要是依靠外形等其他方式抗风。
17日10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10时,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预计“贝碧嘉”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挪动,强度继续减弱,于17日夜间移入河南境内(热带低压,6—7级,12—14米/秒)。
另外,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热带风暴级)的中心17日上午8时位于琉球群岛那霸市东偏南方向约15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央气象台预计,“普拉桑”以每小时45—5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快速移动,强度缓慢加强,18日起移速减缓,18日晚上移入东海东部海面,19日下午到晚上将在浙江沿海登陆(强热带风暴级,10—11级,25—30米/秒),之后强度逐渐减弱。
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皘介绍,在过去常年的9月上旬和中旬大约有1.2个台风影响我国,目前包括接下来的台风“普拉桑”,将有三个台风影响我国近海。今年秋台风较历史同期偏活跃。王皘表示,相关科学研究指出,在未来气候变暖的背景之下,由于海温升高,低层水汽输入增加,台风、强台风的比例是增高的。根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1世纪以来,登陆影响我国台风的强度有增强趋势。
同时,宁波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顾小丽表示,近期太平洋上的台风接二连三生成,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西北太平洋作为台风的发源地,它可以同时生成多个台风,历史上不乏多“台”共舞的现象。自从进入9月份以来,太平洋上的赤道辐合带对流云团,异常活跃,只要有适合的气象条件,它就可以从季风云团发展成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