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中信金融实物资产实施的融创董家渡纾困项目首批次(外滩壹号院二期)正式开盘,204套房源开盘当日即售罄,实现成交额99.97亿元,位居年内上海单盘销售额第二。这标志着该纾困项目取得重大阶段性进展。
中国中信金融实物资产深耕主业,协同纾困。融创董家渡纾困项目是中信金融实物资产立足主责主业,发挥救助性金融功能优势和集团协同效应,助企纾困保交楼的重要实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董家渡项目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外滩地段,占地面积9.98万平方米。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融创集团面临流动性紧张,无力对董家渡项目进行后续投入,项目开发被迫停滞,一度陷入多重困境。项目涉及6家银行的182亿元贷款面临逾期风险,且银行因融创主体信用危机,无法对其提供后续拆迁贷款;4400余户居民和280家企业的拆迁款被拖欠;地产商面临严峻的企业生存发展危机。自董家渡项目出险后,虽经当地政府、银行和融创等多方反复努力,项目仍旧没办法盘活,各方陷入僵局。
面对因困境企业主体信用危机、银行难以发挥作用的情况,为帮助解决有关问题,2022年12月,在当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中信金融实物资产充分的发挥逆周期调节的独特功能优势,提供救助性金融服务,携手以浦发银行牵头的6家银行组成的银团,深度协同联动中信信托、中信咨询、中信泰富地产等集团成员单位,综合运用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专业手段,兼顾当地政府、居民、银行、受困房企等各方诉求,为项目量身定做、开出了多方共赢的“综合药方”,出资总规模85亿元,以“股+债”方式,实施董家渡项目纾困,成功打破项目停滞僵局,推动项目顺利重整盘活。
中信金融实物资产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在董家渡纾困项目中,中信金融实物资产积极发挥金融实物资产管理公司主业和专业优势,依托中信集团产融并举的综合优势,发挥协同效应,形成了“中信金融实物资产增量投入重组盘活+中信信托有效隔离+中信咨询、中信城开、中信泰富地产、中信咨询代管代建运营提升+存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配合政府监管资金”的中信特色产融协同纾困地产模式,打出了纾困化险的“组合拳”。项目的成功实施,有效推动解决了4400户拆迁居民和280户拆迁企业欠付拆迁款的问题,支付工程款约15亿元,推动项目复工复产保交楼近900套,有力支持地方政府“保民生、保稳定、保交楼”,存量金融债权人“化风险”,受困房企“保主体”,在维护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中信金融实物资产成立专项工作组,与旗下实业公司以及中信信托、中信咨询等中信集团成员单位建立协同机制,高效联动,针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研究制定专项方案,全力推进项目确保按计划节点落实。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及银团的协作下,项目于2023年一季度顺利实现复工,并在2023年末提前1个月达到预售工程节点。着力夯实项目管控,强化项目预售资金监管账户管理,加强巡察严抓项目质量,确保资金安全和项目品质。在开盘前的关键节点,通过多渠道、多元化方式加大营销推广力度,抢抓上海房地产市场小阳春窗口期,成功实现了首开当日售罄,取得项目纾困的重大成效。
有专家表示,上述项目取得成效,显示出作为具有金融“稳定器”和风险“缓冲器”功能的资产管理公司,在为受困企业纾困领域大有可为。
由于企业资金流通不畅,信用出现困难,导致项目停滞陷入困境,而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因其职能定位,无法对出现信用危机的困境企业主体提供服务,难以发挥作用。在此背景下,资产管理公司具备逆周期救助性金融服务的独特功能,能够发挥“问题资产处置、问题项目盘活、问题企业重组、危机机构救助”等方面的专业能力,找出困境企业的症结所在,解决复杂问题,疏通难点堵点,从而帮企业纾困、有效化解风险。随着我们国家迈入新发展阶段,通过盘活存量来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体系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内生动力。随着资产管理公司在纾困化险方面的服务不断深入,资产管理公司将成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畅通经济循环、盘活低效资产的重要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