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道防御战术是一种依托坑道工事进行坚强防御的战术,多适用于山地防御作战,利用坑道来躲避对方优势火力的杀伤,保存兵力,进而达到稳定防御的战术目的。这种战术在数次战争中都有出现过,如中法战争中的清军、索姆河战役中的德军以及硫磺岛战役中的日军。最典型的就是硫磺岛战役中的日军,由于美军拥有强大的舰炮和航空兵火力,日军的表面阵地完全没有办法坚守,于是构筑了以坑道为核心的地下防御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美军远程重火力的优势,大大延缓了美军的进攻步伐。朝鲜战争中,面对美军强大的炮兵和航空兵火力打击,我志愿军也是充分的利用坑道防御战术遂行防御作战,取得巨大的战果。在战争后期,双方进入阵地战阶段,我军同样在前线部署了大量的炮兵,美军阵地同样面临着无法坚守的问题,为此美军曾试图尝试学习我们的坑道防御战术,但是结果却差强人意,根本学不到志愿军坑道防御战术的精髓。
在朝鲜战争初期,由于战斗形式主要以运动战为主,战线极不稳定,部队在遂行防御战斗时根本来不及构筑完善的坑道防御设施,当时主要构筑临时的单兵防空洞和防炮洞,以躲避美军的重火力打击。随着战斗逐渐转入阵地战,战线相对稳固,我志愿军便有机会构筑完善的坑道防御体系,对坑道防御战术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到战争后期,我志愿军典型的防御阵地由地表的野战工事和地下的坑道工事组成,敌人在发起进攻之前都会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这时候我守军将全部退入坑道工事以躲避敌人的炮火袭击。待敌人发起冲击时,我守军派出一部兵力进入表明阵地防御敌人的步兵冲击。
由于敌人往往会实施连续的冲击,因此,坑道工事也能轻松实现逐次投入兵力遂行防御,使地表阵地的兵力始终不会太过密集,以免遭到敌炮兵火力的大量杀伤,坑道工事实际上相当于一个蓄兵池的作用。即便敌人占领了我军表面阵地,我守军也可以全部退入坑道工事实施坚守,等到己方炮兵对敌人占领的表明阵地实施火力急袭,我守军可趁势从坑道出击实施战术反击,将敌人再次逐出阵地。所以,我军的坑道防御战术已发展得炉火纯青,可攻可守,可进可退,达到了山地防御作战的巅峰。
到了战争中后期的阵地战对峙中,美军同样面临着如何遂行山地防御的问题,即便美军在阵地上构筑钢筋混凝土工事,但是在我军重型炮兵的打击下,也会被轻易的摧毁。因此,美军也开始有效学习志愿军的坑道防御战术,在构筑坚固表面阵地的同时,也在阵地的反斜面构筑坑道掩蔽部,用于屯兵躲避志愿军的炮击,在表明阵地丢失后,残存美军将撤入坑道掩蔽部,等来援军支援,然后一起实施反击,下面我们来列举一个典型的战例。
1951年9月份,我志愿军第65军决定对当面美陆战一师据守的西场里北山和67高地,当时美军在高地上构建了坚固的防御工事,正面有50多个火力点,前沿还有数道雷场和防步兵障碍物。另外,美军还专门在67高地反斜面构筑了坑道式掩蔽部,建立了和志愿军类似的表面阵地和坑道工事相结合的防御体系。此外,高地守军还能得到炮兵群、空军和一个坦克连的支援,整体而言,美军的高地防御体系是比较完善的。尽管如此,美军防御阵地还是轻易地被我志愿军突破了,其退入坑道的部队也被我军所歼灭,阵地丢失,美军200余人全军覆没!
为攻克北山和67高地,我志愿军投入了2个步兵连,另以坦克和炮兵作为支援。利用夜间,我军12辆坦克隐蔽进入攻击阵地,步兵则利用炮火准备阶段迅速前往出发阵地,完成了在美军阵地前沿的秘密集结,这快速缩短了我军的冲击距离。此次攻击中,我军采取了一个新的战术,以往在炮兵完成火力准备后,步兵随即发起冲击,而这次步兵在炮兵准备结束后暂时不发起冲击。而当面美军以为我军步兵即将发起冲击,阵地上各种火力点全开,一下子全部暴露出来。随即,我军炮兵和前沿坦克对暴露的美军火力点实施10分钟的精准破坏射击,摧毁了美军阵地上大部分的火力点,极大的降低了我步兵冲击的难度。仅仅用了8分钟,我步兵也占领了全部的表面阵地,剩余美军退入坑道坚守。我步兵随即对坑道内美军进行逐点爆破攻击,当夜即全歼坑道内美军。
在这场67高地战斗中,美军坑道防御战术之所以失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缺乏及时有力的增援,尽管我军步兵仅用8分钟就占领了全部的表明阵地,但是在清除隐藏于坑道内的美军时则一直持续了较长的时间,期间美军未能向67高地提供及时的地面增援和火力支援,根本原因是由于战斗在夜间发生的,美军步兵不擅长夜战,其炮兵火力也没办法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空中支援直到第二天凌晨来赶到,那时候守军已经被全歼了。究其原因,还是美军步兵对火力掩护过于依赖,进攻积极性和防御顽强性都远不如我志愿军步兵。在阵地即将丢失时,美军步兵很少敢于冒着自身被打击的危险,呼叫己方炮兵对阵地实施覆盖性打击。总的来说,美军只是单纯地将坑道工事作为一个防御的设施,没有真正将其融入到防御体系中,只是学到了皮毛,而绝对没学到精髓,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