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26 00:43:54 来源:江南体育app
原标题: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新闻发布会
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1月4日下午3时举行“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新闻发布会,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中国信保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明刚,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介绍保险机构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关举措,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金融监管总局办公厅新闻宣传处副处长李星昊主持。
各位记者朋友们,欢迎各位来到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系列发布会的第二场,请保险机构与大家围绕“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这个主题进行交流。今天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有: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先生,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赵国栋先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先生,中国信保业务管理部总经理杨明刚先生,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先生。首先有请张宝辉先生介绍中国人保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
谢谢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特别高兴向大家介绍中国人保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有关情况。中国人保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放到突出的重要位置,积极跟进现代化产业主体风险管理和保障需求,服务国家相关产业政策落地见效,助力实体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3年前11月,累计为90余万公司可以提供保险服务,风险保障金额超900万亿元。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提升制造业保险支持水平,助力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制造业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根基。我们聚焦制造业高端化,为传统产业改造提供风险保障,助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国产大飞机C919、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中国天眼”FAST射电望远镜等大国重器均由中国人保承保护航。我们聚焦产业痛点难点,创新推出化工、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等产业园区保险综合服务方案,2023年前11月共为13.2万家园区公司可以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到22.7万亿元。我们更好地发挥保险投资对制造业的支持作用,截至2023年11月末,我们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投资规模超2400亿元。
二是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产业的保险服务,助力建设由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积极地推进科技保险发展,率先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推出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全流程保障的专属保险产品,全方位护航专精特新企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2023年前11月,我们共承保高新技术企业10.6万家,覆盖率达到22.75%;专精特新企业2.74万家,承保覆盖率24.21%,提供风险保障5.14万亿元。
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保障水平,助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安全性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牵头行业成立中国集成电路共保体,为半导体产业“稳链固链”提供精准化、一揽子的风险解决方案,2023年新增3家公司加入集共体,成员单位数量由18家增加至21家,共为19家集成电路公司可以提供保险责任金额超过1.3万亿元。建立护航助链机制,重点支持电力、海风、装备制造、交通运输、建筑、通信、航空和能源核电等关键领域,首批选取10家核心央企链主,探索链式保险综合服务方案,加强在产业链上下游经营场景中的保险嵌入服务。2023年前11月,共为7.23万家规模以上公司可以提供保险服务,规上企业覆盖率11.58%。创新风险减量服务,累计为22.68万家安责险客户提供事故预防服务63.3万次,协助排查风险隐患30.96万个,更加有效地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
四是创新推广绿色保险产品供给,助力现代产业绿色升级。绿色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我们积极开拓新能源产业保险,实施新能源与智能车险变革引领项目,对重点新能源汽车品牌组建了专家团队。2023年前11月,完成企业可持续发展保险等30款“双碳”产品研究开发,法人口径“双碳”保险产品提供保险保障金额4715亿元,保费增速10.4%。
各位媒体朋友,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人保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在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中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谢谢大家。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中国人寿围绕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所做的主要工作。长期以来,中国人寿紧紧围绕老年人在养老资金、人身安全、健康管理、失能照护、养老服务等方面的需求,丰富养老金融理财产品和服务供给,助力“老有所养、难有所助、病有所医、失有所护、养有所乐”,努力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具体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是助力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中国人寿发挥综合金融优势,在三支柱建设上全面发力。在第一支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养老险公司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首批投资管理人,以安全稳健为原则,为超过400亿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投管服务,特定投资组合规模和业绩均排名市场前列,让人民群众的“养老钱”成为“放心钱”。在第二支柱,中国人寿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受托和投资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万亿元,服务年金企业客户超过3.5万家;职业年金累计管理资产规模和累计受托规模均居行业首位,让客户的“养老钱”钱生钱。在第三支柱,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寿险公司已形成包括年金、终身寿险、个人养老金、商业专属养老产品等在内的全养老产品体系,可以最大限度满足多种群体养老保险需求。截至目前,积累养老险准备金约1.8万亿元。尤其是在个人养老金方面,寿险公司作为首批参与试点机构,发挥网点和销售队伍优势,在多地实现首单出单。在产品设计上,突出保险特色,在强调账户稳健增值外,还为客户提供意外、身故及伤残等风险保障,目前已累计出单超过10万件。养老险公司实现商业养老金行业首发,截至2023年末,存量规模79亿元,有效账户数34万户。
二是注重提升老年人群体风险保障水平。我们大家都认为保险公司除了能为人民群众守好“钱袋子”,更能为老年群体切实化解自身风险。例如,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是最早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和老年意外伤害保险的公司之一,目前在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69个,覆盖全国3500多万人,切实缓解了失能家庭,尤其是失能长者家庭的照护和经济压力,比如我们服务的成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抽样调查显示,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了44.3%。还有,我们为广大老年人群量身定做涵盖疾病身故、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骨折、意外医疗费用补偿等全方位的保险保障,仅2023年,公司承保老龄意外险近5000万人次,提供约3.6万亿元风险保障,赔付金额14.7亿元,这其中,依托我们设立的“老年人保险理赔绿色通道”,许多长者及时拿到了“看病钱”和“救命钱”。
三是着力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和生态建设。一方面,我们秉持不忽视任何一个客户的服务理念,全面构筑多触点的老年人专属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线客服热线为老年客群提供“一声直达、一键转接、一线即通”专属服务;线余个柜面网点设置了老年服务专区,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专属服务。另一方面,我们着力打造“保险+养老服务”生态,目前已在天津、苏州、成都等13个城市启动14个养老项目,可向客户提供城心公寓养老、城郊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多业态养老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下一步,中国人寿将继续发挥国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主力军作用,在养老金融相关领域深入探索,持续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中坚力量。
谢谢赵总。下面有请于晓东先生介绍中国太平发挥跨境优势更好贯通境内境外两个市场情况。
各位记者和媒体朋友们,大家好。特别高兴有机会就中国太平在贯通境内外保险市场方面开展的工作情况和成效,向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管理总部在境外的中管金融企业。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立足港澳、深耕大湾区”的战略方向,深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挥跨境经营优势,积极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下面我从三个方面做以下介绍:
一是不断提升跨境风险保障能力。中国太平业务覆盖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境业务主要涉及中资企业“走出去”业务、跨境健康险、跨境车险、境外旅游保险等。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跨境保险业务提供风险保障约3.3万亿(人民币元,下同)。
二是全力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中国太平发挥海外直保、再保协同优势,为“走出去”中资公司可以提供出单及属地保险服务。截至2023年11月末,集团境外机构共计21家,累计承保“一带一路”项目441个,提供风险保障5,064亿,承保海外业务共涉及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56个国家与34家保险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并建立了直接代出单及共保合作伙伴关系。为众多中国公司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东南亚、南美洲等地的重点“一带一路”项目提供一揽子保险保障。2019年以来,中国太平成立了东盟保险服务中心,联合东盟十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财产保险公司,在行业中打造了“中国太平—东盟保险共同体”,提升了我国保险业与东盟地区跨境保险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此外,中国太平与多家基建类央企保险管理平台和再保险公司共同组成了中国太平基建业务合作联盟,通过产融协作、行业协同,不断夯实和提高服务大企业、大项目的能力,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热情参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太平发挥跨境优势,在大湾区相互连通建设方面勇于开拓创新,先行先试。截至2023年11月末,中国太平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风险保障17.5万亿,服务个人客户840万人,服务团体/机构客户14.3万家。中国太平率先突破创新型跨境机动车辆保险,开出“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行业首单;持续升级跨境医疗、专属重疾险等产品,形成了粤港澳大湾区专属产品线;优选国际医疗资源推出“太平跨境医疗服务平台”,打造超高的性价比、长期性的多维度跨境护理服务体系;投运太平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首个持续照料养老社区--中国太平“木棉人家”康养社区,发布港人湾区养老方案及配套的“医康养”保险新产品“颐年·传承”储蓄保险和湾区门诊险,全港首创跨境直付服务,将保险产品和特色康养服务紧密融合,满足多种背景客户多层次保障、养老和医疗服务需求。
未来,中国太平将进一步发挥跨境优势,加强内地和境外机构之间的业务协同,稳步推动跨境业务发展,提升跨境保险服务能力,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为贯通境内外市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更大力量。谢谢。
谢谢于总。下面有请杨明刚先生介绍中国信保履行政策性职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情况。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发布会。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构职能定位,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保险公司,中国信保是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的重要一环。我们立足政策性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积极帮企业防风险、拓市场、补损失、促融资,扎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矢志不渝服务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年1-11月,中国信保累计实现承保金额834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支付赔款19.3亿美元,增长55.1%。回顾2023年,我们履行政策性职能的主要成效,可以用“五个提升”来概括:
一是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逐步提升。我们慢慢地加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持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2023年1-11月,短期险承保金额实现7073亿美元,增长2.6%,高于同期我国出口增速7.8个百分点;短期险服务支持客户19.8万家,增长11.9%,约占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公司数的三分之一;出口渗透率达23.0%,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持续扩大。
二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我们推动前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全部落实,承保了地中海航运160余艘集装箱船加装脱硫塔等成果项目。我们深度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协办贸易畅通专题论坛,14项工作纳入高峰论坛成果清单,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奥林匹克城等多个标志性工程及一批5G、新能源、城市治理等领域“小而美”民生项目。2023年1-11月,我们累计支持对共建国家出口和投资2152亿美元,向企业和金融机构支付赔款超14亿美元。
三是普惠金融服务质效逐步提升。我们持续优化中小微企业的承保理赔服务。2023年1-11月,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口2287亿美元,增长10.3%;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17.6万家,增长16.5%,小微业务理赔平均结案时间10天左右,缩短32%,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保障力度持续提高。
四是产业链供应链保障能力逐步提升。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我们积极打造具有信保特色的产业链服务支持体系。2023年1-11月,累计承保电子信息、家电、整车工程机械、生物医药、新能源、纺织服装和现代农业等7条产业链出口3329亿美元、国内贸易2657亿元,占公司业务比重近50%,有效助力保障重点产业链稳定畅通。
五是外贸创新发展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我们不断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助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2023年1-11月,累计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外贸新业态出口174亿美元,支持服务贸易出口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有力支持我国外贸发展提质升级。
下一步,中国信保将坚决贯彻落实习对充分的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信保力量。最后,借此机会感谢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信保的关心支持,也期望大家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信保的工作。谢谢大家!
谢谢杨总。下面有请王忠曜先生介绍中再集团以再保险业务为核心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情况。
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大家好。现在我代表中再集团和中再产险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再聚焦再保险主责主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情况。再保险作为保险的保险,是社会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减少灾害损失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内再保险行业的主力军和主渠道,中再集团积极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守再保险主责主业,着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风险保障。中再产险作为中再集团旗下专营财产再保险的子公司,充分的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应对巨灾风险、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接下来我从四个方面做具体介绍:
一、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再产险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保险、再保险经营管理经验,2023年,我们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大主粮保障、渔业保险等风险保障缺口,全年在“三农”领域提供再保险保障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
二、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巨灾风险分散作用。中再产险长期参与巨灾风险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各地巨灾保险试点,目前已在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率先开展巨灾保险试点业务。中再产险年均承担国内地震风险总累计责任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洪水台风总累计责任超过9万亿元人民币。此外,中再产险还积极开展巨灾领域风险减量服务,自2018年起,先后发布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台风、洪涝巨灾模型,为保险再保险业深度融入社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供重要抓手。
三、服务核工业稳健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再产险热情参加核保险体制建设,长期担任中国核保险共同体执行机构,为行业参与核工业风险管理搭建平台,实现对境内近万亿元核能资产和所有一线员工的风险保障全覆盖,为“华龙一号”等首创核电技术提供再保险保障。
四、服务科学技术创新,护航科技强国战略。中再产险创新推出新型网络安全保险模式,2023年,实现“保险+风险管理+服务”新型网络安全保险模式的创新落地。中再产险与客户公司协作签订国内首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保险专项合约”,创新推动保险业服务相关中小企业和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此外,中再产险还常年支持C919国产大飞机、国产卫星、蛟龙一号、国产航母等国家重器建设,累计提供再保险风险保障1000亿元人民币。
未来,中再产险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财产再保险公司”的战略目标,坚定站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谋划自身发展,全方面推进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践行服务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使命。希望广大媒体朋友们多关注、多关心中再集团和中再产险的发展。谢谢大家。
刚刚中国人保提到,创新风险减量服务,更加有效地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请问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取得了怎样的成效?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要求我们既要做好“灾后”补偿,又要做好“灾前”预防预警、“灾中”快速响应,通过保险机制降低经济社会总体的风险水平。正是基于这一战略考量,中国人保提出加快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主要举措和成效包括: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减量服务深度,安责险终保保单服务覆盖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到了2023年的58.0%,提升了1倍还多,接近有六成安责险的保单得到风险减量服务的覆盖。
二是围绕民生领域,提升风险减量服务广度。比如,服务建筑安全管理,2023年我们共为2.5万幢城镇住房、26万户农村住房开展了风险巡查,共计巡查30余万次,发现安全风险隐患8000多个。
三是紧盯新兴领域,建设“网安风控”平台,升级集成电路产业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创新风险减量服务模式。
四是强化科技赋能建设,自主研发万象天眼-智能风险减量平台,形成包括“气象眼”“海风眼”“集电眼”等一系列面向各类风险场景的“天眼”,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
实现大灾之后无大损,这是我们大家都希望通过风险减量服务解决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很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大灾之后,全力做好灾后的理赔服务工作,做到“能赔快赔、应赔尽赔、合理预赔”,更是责无旁贷。比如,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后,中国人保第一时间做出应急部署和响应,震后24小时内将700万元政府救助保险赔款赔付到政府有关部门,极速完成保险业在本次灾害中的首笔民生类赔款。
下一步,中国人保将持续创新“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更好地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谢谢。
想提问中国人寿的赵总,国寿在养老金融方面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做好养老金融这篇大文章,想请问贵公司相比其他主体保险公司在养老金融方面有何独特优势?另外贵公司怎么样才能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谢谢。
谢谢您的提问。养老金融不仅是国家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养老保障事业高水平发展的坚强后盾。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预计养老金融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保险业在养老产品设计、长期资金管理、养老产业融合上具有独特优势,如何发挥好保险这些优势,是我们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的关键。
在养老产品设计方面,养老保险产品兼具财富管理和风险保障功能、具有期限较长、安全稳健的特点,可以较好地契合人民群众的养老金储备需求和风险管理的需求。在长期资金管理方面,寿险行业在长期的资金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长期资金管理、大类资产配置的经验,形成了较强的跨周期资产管理能力,与养老金的长期保值增值的目标高度匹配。在养老产业融合方面,养老产业是典型的回报周期长的事业,需要大量“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支持,保险资金规模大、周期长、稳定性高的特点与养老产业的投资高度契合。因此,保险资金能够长期稳定地参与到养老产业发展之中,通过打造养老服务生态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养老等方面的多样化需求。那么中国人寿怎么做?今后中国人寿将继续坚守“保险为民”的初心使命,支持新时代老龄事业发展。
一是不断丰富养老产品供给。中国人寿将慢慢地增加产品创新,研发缴费方式、保险期间、养老金给付等更为灵活的养老保险产品,满足日渐增长的养老保险市场需求。特别是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针对新业态、新市民养老需求的产品研制。同时,不断深化保险产品与服务的融合,通过大病保险、普惠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改革创新,深入推动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供给与需求有效对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的迫切现实的需求。
二是大力提升老年人风险定价能力。中国人寿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能力,通过加强与医院、医保局以及健康管理第三方的合作沟通,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应用,同时深入分析慢病、高龄、失能等老年特殊人群的年龄、疾病分布等画像信息,持续提高精准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拓展可承保人群,让风险保障惠及更多老年人群。
三是推动风险补偿向风险全链条管理转变。中国人寿将进一步发挥资金、客户、品牌、渠道、队伍等优势,深度参与和整合养老产业链,打造“产品-服务-支付”的闭环,通过提供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护理等健康管理配套服务,切实改善老年人健康情况、提升生活品质。谢谢。
近年来,极端气候现象频发,此类巨灾给人民群众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损失,请问中再,能否详细的介绍一下贵公司在应对巨灾风险方面的具体措施?
中再产险聚焦再保险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在推动完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提高巨灾保险保障水平、赋能巨灾风险管理技术提升、优化创新巨灾保障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具体从三个方面做介绍:
一是助力巨灾保险制度建设,推动保险行业深度参与社会风险治理。再保险能够在更广泛的时间和空间里分散转移巨灾风险,有力支持保险市场稳健发展,是多层次巨灾风险管理体系的关键一环。中再产险全面参与了巨灾保险顶层设计,协助监管设计整体巨灾风险分层的机制体系,参与组建了中国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担任理事单位和首席再保险人,为共同体运营管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是推动巨灾保险试点建设,扩大巨灾保障范围。自2014年起,中再产险热情参加深圳、宁波、厦门、云南、广东、四川等各地巨灾保险试点工作,为地方巨灾保险试点提供稳定的再保险保障支持和技术服务,中再承接的巨灾保险项目已覆盖全国19个省市,先后参与了100多个行政区域方案的设计、测算、评估。在这一些地方巨灾保险试点的80%项目中担任首席或唯一再保险人。举一个例子,2021年5月21日,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发生6.4级地震,当地指数巨灾保险触发赔付,震后22小时之内,大理州地震指数保险第一笔4000万元人民币赔款就理赔到账,再保险人承担相应的责任超2000万元。2023年苏拉、海葵等台风相继侵扰东南沿海,中再产险迅速赔付地方政府超过2亿元,应对灾害救助,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及灾后恢复重建,充足表现了保险、再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此外,中再产险发挥专业方面技术优势,开发针对性、创新性的巨灾保险产品,建立健全巨灾风险管理产品体系,主持开发极温、暴雪、传染病等指数型巨灾保险等创新产品,不断丰富巨灾保险产品供给。
三是积极地推进巨灾科技战略性布局,不断推动巨灾保险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再保险的行业平台地位,凭借数据枢纽和专业方面技术优势,中再产险瞄准巨灾保险发展缺乏行业性基础设施的痛点和短板,积极谋篇布局,以科技赋能提升行业整体巨灾风险管理上的水准。2018年率先成立国内首家专注巨灾风险技术研发的科技公司——中再巨灾风险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巨灾领域基础性科学技术创新、输出巨灾风险管理公共产品。
开业5年来,中再巨灾深耕巨灾模型研发工作,联合中国地震局、北师大、中国保险学会等单位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震保险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项目。2023年,中再巨灾管理公司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台风、洪涝巨灾链主要承灾体保险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及应用示范”项目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立项。借助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中再巨灾公司先后研发了中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巨灾模型、中国首个台风、洪水系列巨灾模型,已获13项专利和著作权,赢得多个部委十余项科技荣誉。中再巨灾模型谱系的发布,目前来看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依赖国外模型的难题,有力维护国家金融数据安全,为高精度识别和准确评估中国巨灾风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巨灾模型系列已逐步服务于政府、产业与保险业巨灾风险管理,在“杜苏芮”台风等重大灾害的灾害预警、风险评估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谢谢!
刚刚中国信保在介绍中提到参与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能否请中国信保介绍下参与高峰论坛的详细情况,以及下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发展的主要考虑?谢谢。
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2023年是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继前两届高峰论坛后,中国信保再次深度参与第三届高峰论坛相关工作。对此,公司党委格外的重视、周密部署,全力保障论坛成功举办。前面我已经粗略地介绍过,中国信保的14项工作纳入高峰论坛成果清单。截至目前,成果清单中的4项协议已全部落实,10个具体项目也相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在此次高峰论坛上,习主席宣布了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吹响了新的号角,也是我们行动的指南。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发展贡献信保力量,重点开展好八项“护航行动”:
一是护航“一带一路”立体网络建设行动。过去十年,我们在“一带一路”国家的铁路、公路、港口、机场、油气管道等领域累计承保金额已超2100亿美元。可以说,相互连通是中国信保支持的最重要的领域。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聚焦陆、海、天、网“四位一体”布局,助力构建高水平立体相互连通网络。
二是护航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行动。我们将聚焦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打造具有信保特色的产业链承保模式,助力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聚焦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及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培育“一带一路”合作新增长点。
三是护航项目务实合作行动。过去的十年,我们相继承保了肯尼亚蒙内铁路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2021年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以来,我们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加大了转型发展的力度,将支持“小而美”项目作为优先事项,建立了“效益美、风控美、结构美、绿色美”的项目评价体系,累计支持“小而美”项目520个,承保金额168亿美元,占同期项目个数和承保金额的76%和44%。未来,我们还将继续统筹推动更多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项目落地生根。
四是护航绿色发展行动。2023年,我们优化绿色业务承保政策,出台新能源的支持举措,在新能源等领域累计承保金额近390亿美元。未来,我们还将加大对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导对外贸易、工程承包和对外投资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五是护航科学技术创新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助力我国企业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助力高水平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六是护航廉洁之路建设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完善“一带一路”建设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积极落实“一带一路”企业廉洁合规评价体系,带领企业依法、合规、廉洁经营。
七是护航国际合作交流行动。我们将热情参加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加强与国际同业、国际金融机构的交流合作,借助伯尔尼协会等重点领域多双边对话平台,着力提升我国在出口信用保险国际标准、国际规则等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八是护航风险防控行动。我们将继续发布国别风险研究报告、RCEP国家贸易信用环境分析报告以及“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等,配合政府部门持续做好“一带一路”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的应用推广,建设好境外项目风险预警评估综合服务平台,发挥“一带一路”信用风险管理“总闸门”作用,高效保障我国海外项目的长远利益。
面向未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习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践行开放、绿色、廉洁理念,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充分的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继续讲好共建“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信保故事,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谢谢。
请问中国太平作为管理总部设在大湾区的中管金融企业,是如何推动跨境车险业务逐步落地的,在产品和服务方面有哪些优势和特色?谢谢!
感谢中国证券报这位记者的问题。作为管理总部在大湾区的中管金融企业,中国太平立足港澳、深耕大湾区,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跨境经营优势,依托集团在粤港澳三地的保险经营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积极地推进大湾区跨境车险产品创新与实践,为大湾区相互连通做出积极贡献。自2006年中国太平承保跨境车保险业务以来,承保车辆数和保费市场占有率始终处于市场的领先位置。2023年1至11月,中国太平累计为超过3万辆粤港澳三地跨境车提供保险保障服务,是2022年全年服务数量的约3倍,实现保费收入近8,00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全年增长了约1.7倍。中国太平跨境车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大多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签发港珠澳大桥跨境车保险首单。2006年,中国太平开始承保深港两地的跨境车保险,为大湾区跨境车主提供优质服务。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中国太平签发了首单港珠澳大桥跨境车保险,为大桥通车提供车辆保险保障。
二是首创粤港澳大湾区“一地投保三地通赔”的便捷承保理赔服务。2019年底,在粤港澳三地监管机构指导下,中国太平首创“一地投保三地通赔”的承保理赔服务。该项服务创新具有投保便利、时效提升和实现三地协同理赔等特点,客户在中国太平粤港澳大湾区内任意一家网点提供投保资料,就能同时办理粤港澳三地的保险,同时以电子保单代替了传统的纸质保单,客户无需等待纸质保单的寄送,极大的提升了保单配送时效。
三是搭建跨境车共享服务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和客户体验。2020年7月,中国太平上线跨境车共享承保平台,一次录入三地同时报价,大幅度的提高了跨境车险报价和出单时效。2022年8月,跨境车共享理赔平台上线,理赔效率大幅度提升。2022年12月,跨境车险客户自助服务小程序上线,客户可享受跨境车险在线自助报价、自助理赔、服务指引等服务,客户体验进一步改善。
四是深入研究创新型跨境车险,推动“等效先认”政策落地。2022年,为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精神,中国太平以实现“等效先认”为目标,深入研究创新型跨境车辆保险,在粤港澳三地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最终形成了整套产品服务方案,包括保险方案、承保理赔实务规范、再保与服务合作协议、平台接口规范等。
五是上线并签发“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跨境车险首单。2022年12月,“澳车北上”政策实施,中国太平上线“澳车北上”产品,并成功签发“澳车北上”跨境车险首单。2023年5月,“港车北上”政策实施,中国太平上线“港车北上”车险产品,率先接受香港单牌私家车客户的投保申请,并成功签发全港首张“等效先认”跨境车险保单,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开启“港车北上”跨境车险保障新篇章。
下一步,中国太平将更加积极地服务国家战略落地,不断简化跨境车险承保流程,便利港澳居民投保,升级跨境车通保通赔服务方案,强化科学技术赋能,利用跨境车系统推出一些客户自助的特色功能,逐步提升跨境车险理赔效率和客户体验,持续做好大湾区跨境车客户的保险保障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相互连通。谢谢!
我想请5位发言人各自谈一下,2023年已逝去,2024年已经到来,请各位谈一谈在新的一年里对公司还有整个保险行业有怎样的期盼和展望?谢谢。
谢谢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的问题。2023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回望2023年,中国人保坚持“六个更突出”,即更突出政治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发展质量、创新驱动、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从严治党,务实推进卓越战略优化实施,在全力服务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局的同时,取得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成绩。2023年前11月,中国人保实现保费收入6134.16亿元,同比增长7.33%;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达到3292.96万亿元;赔付支出3614.82亿元,同比增长13.9%,总体与经济发展相匹配。分板块看,财产险主业年度保费突破5000亿元,成为国内财险业首家跨上5000亿保费规模的保险公司;寿险年度原保费收入重返千亿元平台。
展望2024年,我们大家都认为保险业将持续向好,依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的信心源自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新的发展动能。我们的信心源自国家支持保险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作用,明白准确地提出做好“五篇大文章”,保险将日益成为各级政府政策“工具箱”的重要手段。我们的信心也源自金融管理部门营造的良好监管环境,加强产品监管,规范销售渠道与行为,防范行业风险,将逐渐增强市场主体合规经营意识,更加有助于行业健康平稳运行。
作为金融央企,中国人保相信,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聚精会神做好主责主业,就一定能在服务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中实现自身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行业持续向好中发挥头雁引领作用。谢谢。
谢谢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的问题,2023年我觉得应该是保险业转型发展比较成功的一年,那么中国人寿作为上市公司,我们这一年的发展状况请大家关注我们的月度保险快报和明年业绩年报。
展望2024年我有两个坚定看好,第一个是坚定看好我们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信心来源:第一方面信心来源于对国内市场的信心。我国拥有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这对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基本面支撑,这也是中国经济的优势。第二方面信心来自于宏观政策实施的成效将逐步显现。2023年我国政府推出了很多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宏观政策,随着政策在2024年持续的释放,将有力推动经济恢复向好。第三方面信心来自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扩大,国有企业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壮大,外资吸引力度不断加大,比如“一带一路”建设吸引慢慢的变多外资参与,所以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都将有力推动我们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我的第一个坚定看好。
第二个是坚定看好保险行业的发展:第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为保险业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空间和政策条件。第二,我国保险市场潜力非常巨大,我们的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仍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第三,从实践来看,人民群众对养老需求、健康需求甚至是财富管理需求在逐步扩大,这些需求都会逐步的转变为现实。第四,保险业近几年围绕高水平发展这一目标的转型成效也开始显现。
感谢您的问题,2023年中国太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突出效益优先,强化资本约束,严控各类风险,大力降本增效,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坚定实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战略。11月,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确认集团评级维持不变,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此外,集团主动践行央企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立足港澳、深耕大湾区,服务国家战略措施更实、成效更好,尤其是在贯通境内外市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相关情况刚才也已经跟各位媒体进行了充分介绍。综上,中国太平2023年业务发展整体稳中有进,并持续发挥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减震器”作用。
展望2024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保险行业预计将延续当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金融工作下一步发展作出明确指示后,稳增长、防风险、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将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中国保险业在跨境保险需求、境内外保险市场联动方面将迎来新发展机遇。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胸怀“国之大者”,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八个坚持”的本质特征,全面落实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的要求,聚焦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大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脚踏实地加油干。同时,继续发挥跨境协同优势,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服务“走出去”“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把实施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的不懈奋斗融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洪流,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积极贡献太平力量!借此机会我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一直以来对中国太平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大家。
一转眼2023年成为了过去式。回望2023年,对于中国信保而言,一方面是充满了风险挑战的一年,受地缘政治风险、大国博弈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但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信保收获满满的一年。我们全年承保金额首次迈上9000亿美元的大关,在全球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我们的承保规模预计将继续稳居第一位。同时,我们服务支持的外贸企业数量创下超20万家的历史新高。可以说,在2023年,我们发挥跨周期逆周期调节作用更加有力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的步伐也更加坚定坚实。
展望2024年,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中国信保将持续提升政策性金融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质效,重点在“五篇大文章”上做足功课:
我们将强化对具有高技术、高附加值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项目的资源倾斜,优先支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我们将持续加大对新能源等绿色产业“走出去”和传统产业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我们将扩大中小微企业承保覆盖面,持续增加面向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我们将加大对养老、医疗、健康相关领域“走出去”的承保支持,发挥保险业长期资金优势,积极参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我们将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能力,打造内部“数字信保”、构筑外部数字生态,做好数字金融的大文章。
面向未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中,保险业大有可为、前景可期。前面几位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很充分地展示,作为保险业的一分子,中国信保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充分的发挥政策性保险作用,为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新的贡献。谢谢!
谢谢记者的提问。回首2023年,中再集团和中再产险按照“稳定求进、价值提升”的工作主基调,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践行使命责任担当,应该说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综合性再保险集团”的愿景目标,实现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体的重点工作在刚才的介绍和回答中已经提到,时间关系就不再赘述。
展望2024年,中再集团和中再产险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再保险保障作用,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领域,我们将加大对“大国重器”的保障,提升对重点工程、重点科研成果、重点科技突破等领域支持力度,加速推进“保险+风险管理+服务”的网络安全保险模式推广落地;在绿色金融领域,我们将持续发挥中国核共体平台作用,保障核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同时加大对新能源保险、碳汇保险等新兴领域的投入力度;在普惠金融领域,我们将推动惠民保、惠军保、惠师保、务工保、防贫保等一系列惠民产品服务升级,推动“三农”领域保障的扩面增点;在养老金融领域,我们将推广“保险+诊疗+康复服务”模式,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失能保险、老年特定疾病保险等适合人民群众需求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创新发展;在数字金融领域,我们将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为行业提供更为丰富的数字化基础设施。
当前保险业潜力巨大,2024年将是保险业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保险、再保险业必将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绿色能源转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养老保障体系等关乎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新的发展机遇,2024年中再集团将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充分的发挥保险业、再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以再保险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奋力谱写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中再篇章。谢谢!
感谢五位发布人的精彩发言,感谢各位媒体老师的到来,感谢中国银行保险报和中国网的直播。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